会员风采

您的位置: 江南体育app下载安卓 >> 会员风采

郑皓:两代侨商眼中的南欧市场与侨商赋能之路

[作者:丽水市侨商会 来源: 江南体育app下载安卓 时间:2025-09-16 17:38:22 阅读:414 次

 

  丽水市侨商会理事郑皓侨居塞尔维亚,“MADE IN CHINA(中国制造)” 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作为二代侨商,郑皓家族扎根当地二十余年,从家族创业到市场洞察,再到侨商赋能,勾勒出“中国制造”深度融入塞尔维亚的清晰脉络。

 

家族侨路:从南斯拉夫到塞尔维亚的代际传承

 

  90年代父辈拓荒:锚定东欧市场起点

  郑皓家族是早期赴塞侨商的典型代表。上世纪90年代,父母及亲戚远渡重洋,在原南斯拉夫开启创业历程,为家族在塞尔维亚的发展埋下种子。

 

  千禧年后新一代接力:深化本土化布局 
  千禧年后,郑皓等新一代侨商陆续抵达,承接父辈事业并拓展新领域。他观察到,塞尔维亚作为多宗教国家(以东正教为主,并存基督教、伊斯兰教),文化多元且包容;当地人热衷自酿白兰地,消费习惯开放,尤其女性对首饰 “逢节必换” 的需求,成为家族饰品批发生意的关键切入点。
 
市场渗透:“中国制造” 如何主导塞尔维亚生活消费
 
  全品类覆盖的“中国供应链”
  “几乎所有生活相关百货都来自中国”,郑皓的描述揭示了中塞经贸的日常图景:从文具、家居装饰(假花、台灯)到服饰、节庆用品(国旗、喇叭),“中国制造” 渗透至街角小店与大型商超。甚至塞尔维亚的教堂纪念品,标签上也可能印着 “MADE IN CHINA”。
 
  传统与新兴并行的营销模式
  • 线下核心枢纽:贝尔格莱德的70号市场、欧亚商城等中国批发市场,由青田籍侨商主导,通过“批发 + 商超采购”模式支撑主流消费;
  • 线上新兴尝试:TikTok等平台逐渐被用于新品推广,但电商渗透率远低于国内,传统渠道仍是市场“基本盘”。

侨商价值:中企出海的在地连接器与生态共建者

  侨团组织的资源网络优势
  郑皓所在的华商总会、青年联合会等侨团,深度链接当地政府与商界。例如,山东高速承建的原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(现中国文化中心),即由侨商参与运营,成为中资企业落地的地标性支点。
 
  为中企提供本土化支持
  • 文化适配:协助理解东正教文化禁忌、多宗教社会合规要求及消费习惯;
  • 资源互补:企业需要商会在当地的社会关系,商会也需要中资企业在当地的资源互补;
  • 低成本试错:通过现有批发市场与侨商网络,帮助中国企业测试产品的市场接受度。
 
  从父辈“走出去”到新一代“融进去”,郑皓的故事折射出海外侨商的角色蜕变——从单纯的商品贸易者,升级为中塞经贸生态的共建者。正如塞尔维亚6万华人中超5万服务于中资企业的现状所示,侨商群体正通过“在地经验 + 中国资源”的双向赋能,让“中国制造”从“标签存在”走向 “生活必需”。未来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深化,这群扎根东南欧的“民间使者”,将继续为中国品牌在巴尔干半岛的深耕提供关键助力。(完)
 
 
 
 

 

相关新闻

Baidu
map